办公桌上传来了手机的震动声,你敲击着键盘的手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去——房东的微信消息。
想了想账户里还没捂热的工资,你无奈地笑笑。
“诶,我点外卖了,一起吗?”
思绪被隔壁的同事打断,你忙不迭地回答:“嗯,嗯,鱼香肉丝。”
一家店,最国民的几道菜式,换着吃了几个月了。
读书时最爱的几个菜,没想到现在也会吃到麻木。
你突然想起大学时八元钱的两荤两素,食堂阿姨盛起的满满大勺。
那时候的你,总抱怨食堂里新推出的黑暗料理,和舍友吐槽拥挤宿舍里狭小的床位,叹息着课表里扰人安排的晚课。
曾经在考试周复习熬到凌晨两点半,觉得好累好累。
可工作后才发现,每天工作都是熬夜到凌晨2点,第二天8点就得出门挤地铁。
哪怕你月薪5万,也是做着拿命换钱的工作。
工作后,才知道读大学是多么地轻松。
比大学宿舍更恐怖的是群租房
眼见着房价一涨再涨,心里想着毕业了找份好工作、赚大钱,买房投资美滋滋。
一出象牙塔才发现,租房岁月不仅煎熬,而且看起来遥遥无期。
去年6月中旬从北京某艺术学校毕业的陈从,边过着6个男生,15平方米的群租生活,边通过各种渠道大海捞针一般地寻找合适的房源。
“工作后,才知道租房这么难。”
想抢到好点的房子,其过程如同“秒杀”,绝对不能有半丝犹豫。就算是差点的房子,在考虑再三打算勉强租下时,也早早被人订走。
在集中火力连续三天看了近三十间房后,陈从定下了一个2000多元月租的普通单间。
为了几十块钱的房租与房东磨破嘴皮,也是家常便饭。
虽然房间环境、卫生条件都非常一般,且仅仅是房租,就已经花去他半个月的工资,但对他来说,在三天内能找到房子已经是万幸了。
2017年04月21日,一名男子正坐在下铺看手机。/ 视觉中国
大多数毕业生,都没有这样的幸运。
根据《2016年度中国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黑产报告》显示,房屋租赁欺诈已经成为黑产活跃的领域之一。
其中,90%左右的租房受骗者都为80后、90后,人均被骗金额达到2560元。
“黑中介”、“黑二房东”对你来说,并不陌生。
穿城走巷跑到头,以为终于租上心满意足的房子,最后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近,外地来京工作的小赵、小高、小马就遭遇了黑中介带来的噩梦。
来京时,他们在中介网站上选好了房,并缴纳了房租、押金,签订正规合同。
本是欢天喜地以为找到了容身之所,谁想刚住进屋不到一个月,该中介的工作人员便常常借检查合同为由半夜敲上门,甚至趁着他们不注意,一把抢过了合同。
中介公司以扰民、房屋隔断不合法等等借口逼迫他们搬离。倘若不交钱,不仅押金和房租不退,还会迎来半夜砸门,大叫大嚷的恐吓声。
2017年5月17日,北京,20平方米不到的客厅被打了2个隔断,这一违法群租打的隔断被拆除完毕。/ 视觉中国
想继续住?交两万块钱再说!
趁着租户们不在家,他们甚至擅自进入,砸毁生活用具、停水断电,拆掉卧室房门,更换门锁,强行逼迫租户搬离。
其间,一名孕妇租户因惊吓过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中介里的坑一个接一个,许多人调侃道:租房,是社会教给你的第一堂课。
而找到合适的房子,仅仅是这段漫长岁月的开头。
租房的一口气还没歇下来,接踵而至的各种生活琐事又把人弄得心烦意乱。
链家网站发布的2017北京租房数据显示,北京租房者约有735万人。
而他们能承担的房租价格,往往都在五环外的地段,这意味着至少一小时的上班距离。
与此同时,为了分摊高额房租,其中八成人都选择了合租。
合租碰上奇葩室友的体验,几乎每个租过房子的人都能说上两句。
被室友偷用掉的化妆品、洗发水逼疯;半夜里被作息颠倒的室友吵醒是常事;看着别人脏衣服、臭袜子满天飞也无可奈何;还有的室友变着法儿地打探自己工资多少,暗地里嫉妒表面上说话还带着刺。
工作已经疲累不堪,职场里斗智斗勇,回家还要应对杂乱的室友关系,就连一天里最期盼的睡眠都成了煎熬。
更不要说坏了又坏的水管,洗到一半突然没热水的花洒,常常渗水的墙壁,生活里每件不如意的小事,都能轻易引爆压抑了一天的怒火。
微博里的一名网友投稿奇葩舍友:一边理所当然地要“尝尝鲜”舍友放在冰箱的月饼,一边挑剔着“只吃白的”。
深圳的郭女士晚上10点多回家后,舍友嫌她占用卫生间洗漱的时间过长,与之发生口角。
最终她们被同屋的租户劝和后各自回到房间,郭女士也以为故事翻了篇。
谁知第二天她打算做饭时,发现自己的食用盐里被人放了异物。
一言不合就下“药”,只是合租也能演一出《甄嬛传》。
毕业后才知道,林子大了,各色陋习见得多了,奇葩都成为寻常。
想起大学时一千多元的四人间,唠叨着垃圾却总会热心帮忙的宿管阿姨,有话直说、互相包容着的室友,是多么难得又珍贵。
拿命换钱,也不过月薪3千
毕业时,以为自己会月薪过万,走上人生巅峰。
盘算着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时间,把健身、旅行、撰稿的计划排满了备忘录。
现实却是夜夜加班直到万人空巷,可薪水低得连大学时的生活费都抵不上。
健身?旅行?只想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睡够八小时。
“我儿子是活活累死的,当天他还中暑了,但还是强行要求加班。”
提起儿子的死,李哲的母亲痛不欲生。
2013年,仅仅毕业八个月的李哲,在高温天气下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当晚下班后倒在了家中。
一个月固定3500元的薪水,包含了所有加班时间。而李哲每天都要加班2-4小时,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
想请假休息时领导不给批,能多压榨一点是一点。
想辞职时母亲也极力劝阻,希望他耐心坚持下来尽早还上房贷。
懂事的李哲只能硬生生地扛下这一切。
“感觉自己快累死了”是李哲曾给多名朋友诉苦时的话语。不曾想一语成谶。
正在熬夜加班的年轻人/ 视觉中国
去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表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5届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比2014届(3487元)增长了239元。
而2015年7月,北京租房平均每平米高达72.8元,其距离2010年的涨幅达到了54.2%。
每年增长两百多的工资,远远跟不上房租飞升的速度。
《知道大数据》栏目曾调查过上班族的压力来源。
数据显示:41.4%的“上班族”压力来自收入福利,而加班太久高居第二位,达到23.79%。其中,收入福利中人们最在意的还是工资的多少。
你有“996”的规定,我有自觉通宵的压力,活在焦虑之下,谁都在拼命。
在北京某杂志社担任编辑的陆晶抱怨:“杂志社经常周末大动干戈地把人都叫回去加班,其实并不是什么很要紧的事情。”
有一次,领导周末把她们叫到公司讨论稿子的结构问题。但其实那篇稿子的出稿日期被安排在下个月,完全可以等到周一上班时再说。
可工作完成了,下班时间到了,看着领导还在,不敢走。领导走了,同事还在加班,也不敢离开。
效率再高也得被低效同事拖着“熬”,也是一种无奈。
现实问题是,加班已经成为了全民性的行为,甚至成为强制性的规定。就算不愿意,也必须被迫接受。
“生病一年多来,我住了5次院、病危两次,公司不闻不问。加了五年班,换来的就是拒绝续约和报废的身体。”
2011年,22岁的沈明亮因连续加班患上肠胃瘫痪症,体重直下50斤,虚弱到无法再从事重压力的工作。
持续性的压榨和冷漠让人心寒,也成为压垮沈明亮对公司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8月,27岁女孩自曝在确诊患癌后,被公司无情通知离职的长文在网上疯传。
入职会计师事务所近一年,女孩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下班,有时甚至熬到凌晨4点。
不仅如此,在公司里加班属于无偿行为,也不会有任何加班调休的机会。
央视新闻《1+1》曾就近年来的加班过劳死案例进行了讨论,去年劳动节,智联招聘曾调查了3000余名的职场人,其中有三成在劳动节仍要加班。
生病了领导不批假条,只能扛着继续低效率地工作,能力不及也得囫囵吞枣来完成巨大工作量。
一边看着加班猝死的新闻,一边冒着冷汗心惊胆战地熬夜写文件。
压力再大也只能叹口气,手上却不敢停。
毕竟,你也不再是那个撒次谎就能翘课的学生了。
工作的劳累不算什么,微妙的人际关系才最让人心累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初出校园的安迪进了人人艳羡的顶级时装杂志社。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走得步步惊心,宛如噩梦。
作为总编助理的安迪,不仅要承担巨大工作量,还要忙碌来自“女魔头”总编生活上的一团乱麻。
大小私事和人情世故,通通一股脑倒给安迪,办公室里也永远充斥着她的尖酸刻薄。
女魔头的家人急于知道《哈利波特》的后续故事,她就勒令安迪在两天内去寻找还未上市的手稿;需要帮双胞胎应付第二天的学校表演时,安迪甚至要找架飞机把她从迈阿密送回纽约。
一边观察领导的眼色,一边还要防着小人插刀。穿梭于职场,每个字每句话,都得费不少的心力。
机械的工作再多,都比不上人际交往里的刀光剑影来得累。
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两个奇葩同事。
办公室永远是一个是非之地,没完没了的小心机,同事之间剑拔弩张、乌烟瘴气。
而你,永远也不知道哪句话触碰到了同事的神经。
2017年,成都的周川杰数月以来多次向女同事林某的饭菜、水杯中注射雄性激素,导致林某体毛浓密,嗓音变粗,月经迟迟未至。
而回忆起初衷,周川杰说:只是想和她开个玩笑。
别人说“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一点也不假。
但是有的人,真的是上个班就被人害死了。
内蒙古赤峰市一家医院的放射科副主任田某因不满主任张某的工作方式,于是暗下决心要报复张某。
在听说张某患有高血糖且对激素过敏后,他便偷偷在张某水杯里下点糖和药,以期张某病情恶化,也就没法来上班教训他们了。
而这一报复,竟长达两年之久。
两年内,张某患上库欣综合征、股骨头坏死、白内障、子宫肌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最终不堪病痛折磨,自杀而死。
办公室里的小小矛盾,最终成了致死的利器。
大部分时候,以为是在好心帮同事解决问题,却反而成了帮别人逃避责任的背锅侠。
《人间至味是清欢》里,同事们抱怨一直不涨薪,便教唆丁人间说:你去挑个头,只要你敢提,我们就都跟着你,集体辞职不干,看他怎么办!
在一旁的其他同事也跟着纷纷附和:“就按老丁说的做!”
本是同事提的“建议”,最终在一声声义正严辞地哄抬中,成功把丁人间变成了策划者。
结果显而易见。
当老板问道是谁想辞职时,除了丁人间,大家都沉默无言。
让你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那些人。
奉行办公室政治,使得人人身处险境,但实际上,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谁也没有占到谁多大的便宜。
谁不是一边不想干了,一边拼命熬夜加班到死。
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工作,怎么敢就这么任性放下。
为了每个月要还的房贷,为了家人生病时能送去好一点的医院,孩子上学时能送去好一些的学校,为了以后能体面地活着,很多苦和气都自己忍下了。
然后安慰安慰自己:反正去哪儿,都是熬着。
毕业后,才知道读大学是多么地轻松。
作者:谈心社
办公桌上传来了手机的震动声,你敲击着键盘的手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去——房东的微信消息。 想了想账户里还没捂热的工资,你无奈地笑笑。 “诶,我点外卖了,一起吗?” 思绪被隔壁的同事打断,你忙不迭地回答:“嗯,嗯,鱼香肉丝。” 一家店,最国民的几道菜式,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