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信息的展示位置取决于产品的主要属性
Facebook:由于社交>媒体,Facebook采用了双向好友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同时,Facebook的账号体系包括普通用户、认证用户、媒体用户、企业用户等,而评论对应的默认权限与权限设置都是在双向好友的基础上优化,例如为了公号媒体化的评论全开放。并且,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更常见于message,评论的使用场景更趋于认证用户、媒体用户、企业用户所发的内容,以上用户发布的内容较普通用户的碎片化内容更为完整,篇幅也更长,更适合在详情页展示内容,所以Facebook将评论信息以列表形式藏在详情页而不是铺在时间线上;
Instagram:由于媒体>社交,Instagram采用的是单向关注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所有内容通过标签与关注用户等方式组织并传播,整体更像一个大广场中有许多的小广场,人与人的关系更像一个一个部分重叠的圈子。于是Instagram将评论权限默认开放给所有人,强化开放性,在此前提下,Instagram期望用户在广场上互动,并且陌生人之间通过评论社交的可能性大于私信,于是顺理成章的在Timeline中的铺出照片的首条(内容主)及最近两条评论(时效);
微信:社交>媒体,和Facebook同样采用双向好友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也同样有公众号,但以更轻更深也更明显的方式处理公众号,完全分离开公众号和好友两者,也通过禁止诱导转发等运营手段解决了Timeline被众多公号信息充斥的问题,将社交属性做到了极致,所以在重社交的前提下,朋友圈的timeline为熟人之间互动的场所,同时,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赞/评论的设计强化了与陌生人的边界感和与熟人的共谋感,成为小圈子里的小广场;
微博:媒体>社交,和Instagram和Twitter一样采用的是单向关注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也同样是通过标签与关注用户的方式组织并传播内容,流量聚集在大号们身上,由大号辐射出自带属性的圈子,同时圈子属于公开广场,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多次传播,和Instagram不同的地方在于,微博的评论可被点赞,也可以按赞数排序,于是形成了基于“微博”本身的二次内容创作,且二次内容的创作和微博一样可被传播可被引流,所以微博将评论列表放在详情页强化玩法的同时加强该页面的沉浸感。不过我觉得其实将最热一条与最近两条评论放在timeline里也未尝不可,应该可以提高评论的使用频率与曝光度,从而产生更多优质的二次内容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