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教材课本
可能会有很多人吐槽国内教材,但是冷静地想一下,说实话,课本的确是小白能够读懂的书籍。
入门金融学,你需要学的通识课会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专业课会有这些:
看到有这么多,是不是心很累?等你把这些对应的教材慢慢看完时,可能都两鬓斑白了。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还是把这些内容做个知识框架,把自己认为感兴趣或者重要的地方认真解读,做到举一反三,不用一字一句细细琢磨,这样就轻松简单了。值得提醒的是,教材是会不断改版的,题材很新,但也不能抱着完全相信的崇拜心理去阅读,因为在这过程中,你更需要学习的是怎么培养自己独立的金融思维。
推荐二:经典书籍
像《国富论》
《货币战争》
《经济学原理》
这些经典书都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倘若一遍读不懂,那就再读一遍,如果是真心有意想好好学金融的话,书读百遍得不厌其烦。
还有一本《金融的逻辑》
小编不知道应不应该把它列入经典书籍,毕竟是21世纪的书,出版没有很长时间。但这本书从古到今,从理论到现实,角度切换得不急不躁,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让人不得不服。
推荐三:财经周刊
只能说这部分的内容大多数是“大师点评”类的,会比较主观化。众所周知,周刊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适合快速阅读。
报亭会有很多周刊杂志,路过可以去翻一翻,发现有趣的、自己喜欢的财经周刊,再买回去慢慢看。
推荐四:逻辑学、博弈论、心理学、法学等书籍
有人会问,既然是金融入门书籍,为什么还要学这么多乱七八糟的?
其实金融是涉及很多领域的,如果学金融想要具体操作的话,还需要结合其他领域的书籍来研究。
比如互联网投资,你就需要了解一些法律上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比如炒股,你就需要好好读一读心理学了。首先你要清晰了解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然后再猜测自己这么操作会有什么后果,别人会不会跟着做多或者做空?这样的收益能不能达到我的目标?这样的亏损我能不能接受?总而言之内心戏十足。如此读心理学灌鸡汤,最后,你就不用那么热的天汗流浃背地去楼顶排队了。
至于逻辑学和博弈论,就不用多加解释了,类似一种帮你敲开脑洞的锤子。
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书籍都值得看,原因如下(小编亲测):
①书名夸张。
比如《一本书读懂XXX》,小编翻了几页,表示很概念化,因为我不觉得这本书可以融入百姓的现实生活,没有亲切感。要是读一本书就想把金融知识全部搞懂的话,岂不是太小看金融市场了?不得不说这书名取得也太诱人了。
②内容不够“刨根问底”。
仍然记得上一次小编在看一本传说中用金庸口吻描述金融市场的书籍,内容浅显易懂,想要继续深入探讨却略显困难。这样写一半不写一半的话,让读者如何是好?倒还不如自己网上搜资料打印出来更快。
③译本偏主观。
这是针对国外金融类书籍的译本,不管翻译得多高深莫测,中间毕竟隔着一道坎。译者若是真正读懂了原作者的意思,并且对语言翻译表示毫无压力的话,那这译本还算是可以参考的。但这也是建立在译者自己的理解前提上的,所以小编还是建议读者有能力就读原版吧,并且,讲真,小编个人是觉得英文版还比较好理解,有些译本反而像绕口令,看完一脸懵。
总结:
书籍得有足够的时间看,如果急功近利的话会适得其反。
倒是建议读者茶余饭后可花点时间去阅读,不妨在书上写写画画,这也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P.S:如果觉得书太贵可以在网上书店等打折或有优惠活动的时候买,但千万不要买盗版书,要不你买本试试?你会后悔的。
推荐一:教材课本 可能会有很多人吐槽国内教材,但是冷静地想一下,说实话,课本的确是小白能够读懂的书籍。 入门金融学,你需要学的通识课会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专业课会有这些: 看到有这么多,是不是心很累?等你把这些对应的教材慢慢看完时,可能都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