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下载

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

2个回复

  • 王建 玉阳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思维视野,有些人一毕业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小,那么他以后可能一直都是在格局较小的企业间转悠,尽管收入还可以,但是眼界和圈子都被限制了;有些人一开始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大,那么他以后既可以跳到同等格局的企业,也可以跳到格局较小的企业,虽然一开始收入比较低,但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可盼的。本文8400字,对国企、外企、大中型企业、小型私企这几类企业进行了优劣对比分析,欢迎大家阅读!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那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
     
    每个大学生在刚毕业时,都是迷茫的,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你不确定未来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你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怎样的,你发现自己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迷茫,然而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迷茫是因为你已经开始真正思考一些事情,只是还没有得到答案,等度过这段迷茫期,你将会慢慢找寻到未来的方向。大学毕业,走上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找工作,因为从你踏出校门的那一天起,你就已经是一个社会人了,你要学会适应社会的节奏,并且学会在社会中生存,适应的越早,你的弯路走的越少。大四的时候,有些人忙着考研,有些人忙着找工作,对于那些找工作的应届生们,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也很少有人会真诚地指导他们,更多情况下都是他们自己在摸索前进,有的人机遇不错,在毕业之前就成功签约了一家好单位;有的人运气不好,毕业离开校园了工作还没有定下来。每个大四生在找工作时,几乎都会听到老师说这么一句话:“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择业,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就业很关键,先得有工作干,然后才能接着去找更好的工作,但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学校为了就业率的数据好看,建议或者半强迫地让毕业生先把工作签了,至于这份工作对毕业生未来的发展怎样,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的就业率,哪怕你是跟饭馆签协议当服务员,这也是他们的就业率指标。更有甚者,不跟企业签约,就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为了就业率指标而置学生利益于不顾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那么,如果你是大四毕业生,在这个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你该怎么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呢?在这里,我一定要强调,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思维视野,有些人一毕业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小,那么他以后可能一直都是在格局较小的企业间转悠,尽管收入还可以,但是眼界和圈子都被限制了;有些人一开始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大,那么他以后既可以跳到同等格局的企业,也可以跳到格局较小的企业,虽然一开始收入比较低,但未来发展是非常可盼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只是校方单方面自私的考量,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就业率指标,至于你以后的发展,与他们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你而言,就业率指标不过是个数字,它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未来还是要靠你一步一步奋斗争取的,你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考虑考虑。
     
    通常,大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会面对以下几类企业的招聘:国企、外企、大中型企业、小型私企,此外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工作,由于这两类工作录取率太低,我们今天不进行过多讨论。那么,这四类企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以下情况,指的是大多数,意思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类别企业的发展情况,肯定会有例外,但在这里只讨论大多数,这里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框架,至于更细节的内容,还要大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体会。我们先从国企说起:国企,是指由国家政府参与投资和控制的企业,其中还包括由地方政府参与投资和控制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前,大多数人都是在国企工作,国企的特点是,稳定性高、福利较好、收入较低,那时候,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国企上班,一待就是一辈子,甚至生老病死都由国企包办。上个世纪末,国企进行改革,很多国企员工被迫下岗,所谓的稳定性也不复存在,很多下岗工人的生活非常凄惨,东北老工业区哀鸿遍地,直到现在,东北都没有复苏过来,并且看不到任何复苏的迹象。时代跨入到本世纪,由于股份制改革,一部分国企又活了过来,国企的吸引力又重新大了起来,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仿佛进了国企就是捧上了铁饭碗,尤其是进入石油、银行这样的国企,那么,国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稳;就是两个字:很稳;就是三个字:非常稳;一切以稳为先,稳是大前提,这种稳包括人员结构的稳定,生产流程的稳定,管理制度的稳定,所以在国企工作,除非是犯了非常大的错误,一般不会开除人;除非是生产流程明显跟不上业务发展,否则不会进行流程改变;除非是管理制度已经明显落后时代发展,否则不会变更管理制度,以稳为先,稳定压倒一切!
     
    很多人说国企缺乏活力,变革缓慢,实际上正是因为国企太稳了,如果要进行变革,那么就是全局的变动,影响非常大。在国企工作的员工,每个人只是一颗螺丝钉,由于分工很细很明确,所以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那份工作,整个生产流程就能持续运转下去,长期的工作机械性和重复性很高,除非自己主动学习,否则学不到什么新的技能。所以很多国企员工下岗后,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是因为长期在国企环境内工作,只会做自己所负责的那份活儿,比如操控室工作、比如流程化工作,除此之外,并没有掌握别的能够安身立命的技能。在国企里,个人有突出的技能,并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因为整个框架都是限定好的,即使你再有能力,也不可能逾越这个框架。那么,大学生适合去国企吗?这要看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过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每天的愿望就是过着普通的日子,也不愿面对太过激励的竞争,那么你是适合去国企的,国企需要的就是这种安于现状,勤勤恳恳并且愿意扎根的工作人员。如果你通过国企招聘考试,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国企,但是经过二次分配后,把你分配到了较为边远的地区,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国企内进行调动是非常困难的,边远地区自然没人想去,稍微有点资源的人肯定都想分到好地方,如果你一无资源、二无背景,想要通过勤恳工作调回本部,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越是边远的地区,越是缺乏精通业务的人,如果你的业务干的不错,那么当地领导自然会百般努力把你留下,不会放你走。
     
    所以,当分配结果下来后,你要问问自己,能否在那个边远地区扎根发展,如果内心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最好别去,我见过太多这样悲剧的例子,白白耗费几年的大好青春,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才走上正途。况且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人才流动这么频繁,几乎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一辈子只在一家企业工作,即使这家企业现在效益不错,未来的情况又有谁能预知呢?也许当你努力坚守多年后,终于看到了上升的曙光,然而这家企业却因为各种原因垮了,那么之前你透支自己未来的付出不是付诸东流了?
     
    国企的事情,我们先讲到这里,最后还会有总结,我们先看看下一类企业:外企,是指含有外商投资的企业,既有合资类型,又有外商独资类型。外企能够进入中国发展,那是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外资政策红利,九十年代,在外企工作是令众人艳羡的,人们对外企员工的普遍印象是:高收入、高阶层、高品位。那时的外企员工,工资收入即使不能跟国外母公司相比,在国内也是力压群雄,往往是国内普通员工收入的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我母亲九五年的时候月收入才三百元,她认识的在外企工作的人月收入就能达到三千元了,这种收入差距简直不敢想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外企的神话光环也在慢慢黯淡,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外企员工的工资收入相对于国内企业员工,已经没有了明显的优势,但是国际化的光环依然存在,很多人还是愿意进入外企工作。我身边也有同学在外企工作,在平常的聊天中,我也能了解到一些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外企真像传说中的那么好吗?首先,我要说的是,毕业就进入外企工作,绝对不会是一个坏的选择。
     
    外企所用的管理制度,是以国外母公司制度为基础,再配合当地的一些制度习惯而综合制定的,但其根本还是国外那一套制度。我们都知道,欧美外资企业是非常重视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化的,因此,如果你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工作,那么你可以学习到比较规范的企业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技能,对你的个人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但毕竟是外资企业,你的上升空间是会有限制的,天花板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他们最信任的永远都不会是所在国的员工,而是本国的员工,因此,当你的事业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你就很难再上升了,即使你接受了天花板的限制,那么,你能一直在这个岗位干下去吗?很遗憾,你不可能在那个岗位干到退休,因为每年想进外企的大学生有很多,他们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他们和你干一样的活,要的工资却比你低得多。
     
    如果你是外资企业的那些资本家,你会如何选择呢?当然是用更便宜的人干更多的活,很抱歉,你已经被那些年轻人自然淘汰了,接着你会被慢慢边缘化,讲一点人情的公司还会主动建议你离职,然后再给你发一笔赔偿金;不讲人情的公司直接会拒绝和你续签合同,等到合同期满后,你就该搬箱子走人了。
     
    所以,当你进入外企后,你几乎见不到那些四十岁以上的老人,不是他们真的愿意离开外企,而是他们被自然淘汰了,资本家招了更年轻的你进来,自然他们这些老人在外企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当然,如果你在外企成为了核心人员,比如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或者升到了管理层,那么四十岁对于你可能只是职业生涯新的篇章,但对那些还依然做着基础工作的员工,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拼搏能力都已明显比不上那些年轻员工,被取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外企工作还是比较锻炼人的,很多人从外企离职后,依然能找到还算不错的工作,他们有的去了大中型企业,有的去了小型私企,依然能发挥自己的职业能力,开拓新的天地。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在她三十五岁的时候就从外企离职了,然后开了一个英语辅导班,现在运营的也还不错。外企的事情,我们先讲到这里,最后还会有总结,我们再来看一下大中型企业和小型私企:这里,我们把大中型企业和小型私企放到一起说,大和小是相对的概念,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由私人团体控股,而不受国家资本和外商资本控制。私企的发展,是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那个年代,中国对外开放,遍地都是黄金,然而捡黄金也是要有机遇和技术的。
     
    经过大浪淘沙,层层洗礼,有些私企活了下来,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今天榜上有名的那些大中型企业,当年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毕竟成功的总是少数,失败的才是多数,中国的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半,甚至更低,可见,创业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大中型企业和小型私企确是社会上创造工作岗位最多的,国家去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为了扩大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就业岗位。那么,对于大四毕业生而言,应该怎么进行选择呢?一般情况下,小型私企为了在人才市场上抢夺人才,会开出比一般企业高的多的工资,比如你在BAT工作,月收入是15K,我和投资人搞了一个创业公司,需要招聘优质程序员,我如果想把你挖过来,如果我同样出15K的工资,你肯定不会过来,因为你在BAT的工作很稳定,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好,甚至我出到25K的工资你也不会过来,但是我的创业公司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所以我要出到40K的工资,你才肯过来。对于大四毕业生而言,一没工作经验,二无名企工作背景,所以小型私企通常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生,他们希望要的是拿来就能用的人才,而且是能为他们创造高价值的人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培养一个新人。而且大多数小型私企的管理较为混乱,有些直接是家族式管理,进入这样的小型私企,上升空间是很有限的。小型私企老板会想尽办法钻法律的空子,压榨员工的血汗,对于他们来说,私人利益至上,至于员工的利益,他们能损害就损害。但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他们的管理是比较正规的,他们也有耐心去培养新人,他们会为你提供比较好的培训条件,让你慢慢适应工作环境,他们的工资可能没有那些创业公司高,但是稳定性要高很多,他们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长期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你能收获很多。
     
    以上介绍了国企、外企、大中型企业、小型私企的概况,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在以上四类企业中工作的利弊得失:
     
    国企:做同等工作量,虽然薪酬较低,比不上外企和大中型企业,但是稳定性要比他们高,尤其是到你四十岁后(如果你所在的国企是国家支柱型企业),你会发现,你要比同龄人过的轻松的多,他们可能还在找工作,为下个月工资发多少而发愁,而你在国企的工资系数随着你的工龄增长,已经能够保证自己生活无忧,尤其是在那个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上学的年纪,你的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一句话说:就是你在用之前二十年的低工资,换取未来二十年的生活无忧,我们以四十岁为界限。在国企工作到快四十岁,才跳槽出去到别的企业,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如果真想跳槽或转行,请在三十五岁前就行动,四十岁出去的普通国企员工,在人才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
     
    外企:年轻时,用自己的青春拼命工作,薪酬比其他性质的工作单位都高,但是工作稳定性很差,资本家的一切作为,都是以利益为根本,当他们花同样多的钱,能雇佣到比你工作效率更高的员工时,那你也就被自然淘汰了,但是你在外企积累了工作技能,这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依然受用。一句话说:就是你在用青春换金钱,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你要保持自己的工作技能,同时要持续学习新的知识,时刻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挑战。
     
    大中型企业:稳定性比外企高,但比国企低;收入比外企低,但比国企高。总体来说,如果一毕业就能进入大中型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相较于国企和外企,优劣条件都适中,所以你有更多的灵活性,在工作过程中,也能够适时修正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一句话说:居安思危是你永恒的主题,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安逸而磨灭了自己的斗志,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小型私企:稳定性比不上国企和大中型企业,甚至比不上外企,工资收入区间范围太大,很难进行横向对比,大学毕业生如果能进入以上三类企业,就不要进小型私企,不过小型私企也是能锻炼人的,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人手不足,一个人需要身兼数职,同时干几个人的活,经历了这种锻炼,对你以后自己创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句话说:能进国企、外企、大中型企业,就不要进小型私企,进小型私企实乃下策。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是更青睐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呢?以下段落摘自我的这篇文章:不是年轻员工任性辞职,而是管理者的思想已经落后这个时代了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公司工作的员工,我们将这类人员称为应届生员工。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从企业的发展目标来看,应该多招聘那些有行业经验的往届生,为什么企业愿意花费比较高的成本招聘应届生呢?

    我们先来看看应届生有哪些劣势?应届生的工作经验基本为零,社会经验少,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培训成本。

    我们再来看看往届生有哪些优势?往届生的工作经验丰富,社会经验多,企业不需付出较高的培训成本,很多拿来就能用。

    这么一比,还是往届生更好,但是,我们不能光比这些,我们还要比较他们的优势。

    应届生的优势:职业生涯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培养应届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往届生的劣势:职业生涯这张纸已经被别人勾勒过,学习能力不比应届生差,但是可塑性要差一些,企业管理者很难对其进行改造,大多情况下是专岗专人。

    企业招聘应届生,是看重他们的潜力,换句话说,是看重他们的未来。企业招聘往届生,是看重他们的能力,换句话说,是看重他们的现在。

    一般而言,国企会比较看重年轻员工的潜力,也愿意花费相对较高的成本去培养年轻人。而私企会比较看重年轻员工的现有能力,希望招之即来,来之即用,不愿花费较高的培养成本。

    所以,对待应届生的态度,国企和私企是不一样的。如何取舍,其实就跟你找女朋友一样,你是愿意找一个白纸一张的女朋友,忍受她的各种脾气,然后和她慢慢磨合;还是愿意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女朋友,不用培训,直接上岗。找工作,其实就跟谈恋爱是一样的,大家觉得对方还不错,那就在一起相处,遇到矛盾就解决矛盾,遇到争吵那就激烈争吵,矛盾实在不能解决了,那就分手。

    企业招聘员工,企业在挑选员工,员工也在挑选企业,双方是雇佣的关系,但更是一种合作关系,企业付出薪酬,员工付出劳动力,然后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奋斗,直到有一天,双方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就一拍两散,各找各家。以上都是明面上的说法,大多数人都知道,接下来,我再说一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内容。
     
    国企更愿意招聘应届生,一方面是因为应届生可塑能力强,另一方面原因是:相较于那些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往届生,应届生无论在反抗能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要弱于他们,这更便于国企领导管理控制。国企管理的核心就是一个“稳”字,这个“稳”是有多方面含义的,从人力管理方面来说,就是领导的位子要稳,至于员工结构,能保持大致稳定即可。
     
    如果国企大量招聘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往届生,那么在日常运营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大多数国企都是有无偿加班的,而且会给这种加班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为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对于应届生来说,一般会默默承受,因为社会经验欠缺,不知道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对往届生来说,他们有在先前公司维权的经历,知道这种加班方式是违反劳动法的,会积极声索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三倍加班工资、工作日调休,这对于国企管理者是不能接受的。在业务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国企领导,本身能力水平有限,是靠各种灰色途径上位的,如果他招的这名往届生员工能力太强,会直接威胁到他在管理工作上的威信,这对他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上下级关系方面,如果一项业务出了问题,有些国企领导会忽悠下属,并且给下属许诺一些利益,让其为自己背锅,一般情况下,在国企长期工作的员工缺乏反抗意识,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只能默默忍受,但对于那些有一定维权经验的往届生员工,遇到这种领导让自己背锅的情况,不会甘愿承受,可能会直接给更高层领导发一封邮件,陈述清楚全部事实,因为对他们来说,即使再次跳槽重新找工作,也不能让自己的利益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受损。
     
    出于以上考虑,国企在招聘时更愿意要应届生,当然也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往届生,但这些往届生,大多都游离于上升通道之外。国企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应届生,每年也会有很多应届生辞职,对于国企来说,新招的那些大学生辞职,那都不叫事儿,在国企领导层看来,想干这份工作的人多得是,你不想干了,自然会有人想干,你的离开并不会对国企的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真正对国企业务运营起重大影响的是那些中间夹层,就是长期在国企制度驯化下,缺乏反抗意识,甘愿做螺丝钉的那些人,而这些人,后顾之忧太多,是不会轻易辞职的,即使有辞职的,那也是极少数。小型私企更愿意招聘往届生,一方面是因为往届生能够拿来就用,另一方面原因是:相较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应届生,往届生已经卸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和包袱,便于私企管理者用短期利益收买人心。
     
    私企管理的核心就是一个“榨”字,这个“榨”是全方位的,私企管理者能从员工身上榨多少,自己就能够获得多大的利益,至于员工结构,无法保持大致稳定,只能尽量保证核心人员稳定就行。如果小型私企大量招聘初出校园的应届生,那么在日常运营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刚毕业的大学生,会比较有情怀,他们认为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而且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工作和生活要分开,即使私企管理者愿意多加工资,他们也不愿意加班,这对于以“榨”为目标的私企管理者是很棘手的。在业务方面,应届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基本为零,需要老师傅带着才能慢慢熟悉业务流程,这也是一块很大的成本,私企管理者不仅什么都“榨”不到,反而还搭进去不少成本。
     
    在上下级关系方面,应届毕业生从私企离职的顾虑很少,如果私企管理者让他们不爽了,他们会直接离职,私企管理者刚准备“榨”呢,他们就跑了。出于以上考虑,小型私企在招聘时更愿意要往届生,当然也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生,但这些应届生,多数都会在一段时间后离职。私企的人员流动率很大,每年新招聘的员工和离职的员工,都会占公司现有人员较大的比率,很多私企在运营三年后,人员几乎完全更新了一遍,除了那几个核心人员,其他岗位都已经换了好几茬人,不是私企管理者不想留人,而是留人的成本太高,无法保证大多数人都满意现有的薪酬福利,所以只能把薪酬福利更多倾向于那些核心人员,对于底层人员,也只能顺其自然,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重大问题,又恰逢多名核心人员离职,那这家小型私企离破产倒闭也就不远了。
     
    外企更愿意招聘年轻人,只要你足够年轻,只要你足够有干劲,那我们就欢迎你。外企管理的核心就是一个“掏”字,外企管理者“掏”的是金钱,你“掏”的是时间和精力,这种“掏”,是实打实的“掏”,只要还掏得起,那么双方的合作就能继续维持下去,直到一方已经完全掏不起,自动出局。年轻人,要想用时间和精力换取高薪,那么外企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外企不仅压力很大,工作量也很大,但是薪水也很高,近些年来,虽然外企也学会了国企的“稳”和私企的“榨”,但总的来说,一切还都能按照制度协议来,你努力工作,自然会收获应得的薪酬,在这一定,外企是不会亏待你的。
     
    外企的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但只要外企的光环还在,那就不愁招不到人,所以在人员结构上,外企虽然没有国企那么稳定,但比小型私企要稳定的多,进入外企工作,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对于这几类工作究竟该如何选择,还要看大四毕业生的具体需求是什么,以及未来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是什么,有的人喜欢稳定,有的人喜欢闯荡;有的人厌恶风险,有的人偏好风险,但无论做出什么选择,请记住我在文章开篇的那句话: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思维视野,请慎重选择!不怕潮,不怕坏,还可以大大方方地与人分享,这样你在小伙伴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很稳固哦,帮你轻松成为办公室里的社交小达人。
  • 侯安 杀敌大神大神的
    比较重要,一般会影响到你以后的就业倾向,不是行业倾向。。

    首先第一个要考虑的是你自己职业规划,如果是打算混吃等死一辈子的,提议你搞些稳定的工作,如到国企、考事业单位或考公务员,这些都是比较稳的选择,基本都是从黑发干到秃顶都没问题,内部竞争虽然激烈,但是你也可以完全置身事外玩你自个的事。。。

    第二考虑工作时长或者从事第二第三副职的可能性,如果你是积极进取者那么这一点对你至关重要,稳定的收入对你来说只是应付毕业初期的困境或者未婚阶段的大量消费。假如你打算成为行业先锋,或者要做下一个马云,那么在保证温饱的同时注意充电学习,甚至开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比如说考证,一般不建议你大学阶段大量考证,考证是要费钱的,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你可以负担,这个时候可以考你想要的证,然后利用这些资格证从事第二副职甚至第三副职。。当然前提是本职工作时间很有弹性,要不你就只能跳槽了。

    第三个考虑未来发展,我说的不是晋升加工资,而是房子、车子和婚姻。有的人选择家近的,那么车子房子就可以忽略,有的人选择钱多的,那么就可以考虑房子车子。。至于婚姻,当然你的另一半有可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益,或者负担,这个看你自己的选择。。。和你的工作是有很大很大的关联的。。。对男对女都有用。。。。有时候岳父岳母导致男方蹭蹭的升职这不罕见,负担或者富有就不展开了,钱的用途大家都懂。。。也就是你选择的工作同时也选择了你的另一半。。。

    第四个考虑你的工作时长,也就是你的打算干多长时间,有人希望干一年算一年,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有的喜欢一干到死,也有的不知道等别人安排,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注意工作时间长短,有些工作是要出差或者到外劳动派遣的。。。这就是你个人的爱好了。
登录参与讨论

相关问题